全國33個土地改革試點進入最后半年
發(fā)布者:永發(fā)保險柜
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的嘗試方面,郫都區(qū)只是其中一個樣本。
從2016年開始,全國33個縣進行征地制度改革、農村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和宅基地制度改革等“三塊地”改革試點。據(jù)國土資源部4月份透露,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地塊目前各試點共計完成278宗,總價款約50億元人民幣。這意味著每畝地的平均入市價格約為110萬元。
按照計劃,今年12月31日,所有試點將正式收官,試點成果呈報上級部門進行驗收和評估,對實踐證明可行的,修改完善有關法律;對實踐證明不宜調整的,恢復施行有關法律規(guī)定。也就是說,這些改革試點還剩下最后半年的時間。
有專家表示,過去,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難以自由流轉,其結果是城市建設用地日漸短缺的同時,城鄉(xiāng)建設用地卻利用粗放,造成大量空閑用地,得以流轉后,將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,推進城鄉(xiāng)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。
國土資源部調控和監(jiān)測司巡視員董祚繼此前談到,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,是允許規(guī)劃確定為經營性用途的存量農村集體建設用地,與國有建設用地享有同等權利,在符合規(guī)劃、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的前提下,可以出讓、租賃、入股,并完善入市交易規(guī)則、服務監(jiān)管制度和土地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機制?,F(xiàn)階段農村所擁有的存量建設用地多達2.5億畝,盤活農村資源,激活農村資產,那么,農村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“下一個風口”。
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潛力很大,但董祚繼也表示,改革也面臨諸多困難和矛盾,需要理性看待。例如,由于長期以來對農村土地產權制度建設重視不夠,造成農村土地管理基礎普遍不夠扎實。各種歷史遺留問題錯綜復雜,土地及農房產權資料缺失、權屬爭議、違法違規(guī)等情況大量存在,過去私下交易行為問題叢生、尾大不掉。這些因素明顯影響到改革的全面推進。